開展“雙聯(lián)”活動要“心入”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植根于人民、服務于人民,和人民群眾有著天然的聯(lián)系,是黨在國家政權(quán)中充分發(fā)揚民主、堅持群眾路線的重要組織形式?;鶎尤舜蟮拿恳豁椔毮埽寂c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密切相關,基層人大的每一項工作都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?;鶎尤舜蟠硪斡浫嗣袢罕姷闹赝?,不斷增強依法履職、為民盡責的政治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,始終保持為民情懷,把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作為價值取向、根本要求和政治責任。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想事情,始終把目光聚焦在百姓最關心、最直接、最現(xiàn)實的切身利益上,聚焦在困難群眾、弱勢群體上,聚焦在群眾的呼聲、渴望和期盼上,以實際行動感恩和回報群眾。
開展“雙聯(lián)”活動要“身入”。只有面對面,才能心貼心。人大作為為民代言的民意機關,密切聯(lián)系群眾是人大工作的本質(zhì)屬性。基層人大代表開展“雙聯(lián)”活動,要經(jīng)常深入一線,主動走近群眾,通過與群眾直接對話,及時了解他們的所思所盼和建議訴求,為參政議政提供第一手素材。坐在同一條板凳上,才能縮短心與心的距離;待在同一個屋檐下,才能促進情與情的交融。要堅持深入基層一線,通過開展專題調(diào)研、代表視察、執(zhí)法檢查等活動,真心訪民情、虛心集民智、耐心釋民惑、傾心解民憂,深入了解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,摸清實情接好地氣,使基層人大各項工作更好地反映民意、符合實際、推動發(fā)展,真正把為民務實清廉的群眾路線落到實處。
開展“雙聯(lián)”活動要“言入”。常言道,話不投機半句多。不少基層人大代表在開展“雙聯(lián)”活動時,總覺得有一扇無形的墻堵在中間,群眾聽不進,自己不耐煩,有時甚至因為溝通不暢,而將原本惠民利民的大好事辦成群眾抵觸的窩心事,究其根源,主要因為部分基層人大代表不會講“群眾話”、“鄉(xiāng)土話”’。語言是一門藝術,更是開展“雙聯(lián)”活動的一項基本功,說到群眾心坎上,往往事半功倍、一通百通;說到群眾反感處,常常事倍功半、不歡而散?;鶎尤舜蟠碇苯雍腿罕姶蚪坏溃荒芄僭掃B篇、套話一堆,而應說一些通俗易懂的大白話、情真意切的知心話。只有這樣,才能打穿心理“隔音墻”,架起干群“連心橋”。
開展“雙聯(lián)”活動要“情入”。悠悠萬事,民生為大。面對紛繁復雜的基層事務,面對與日俱增的群眾訴求,面對少之又少的代表經(jīng)費,基層人大代表要想當好群眾可信賴和依靠的“主心骨”、傾聽民生的“貼心人”、反映社情民意的“代言人”,必須帶著深厚感情開展“雙聯(lián)”活動。感情是動力源,感情是催化劑,感情是正能量,懷揣感情開展“雙聯(lián)”活動就是把群眾當親人,把群眾事當成自家事,必將更加積極主動、細致深入,必將更加求真務實、傾情傾力?;鶎尤舜蟠硪兄琳嬷琳\的民生情懷和內(nèi)化于心的群眾觀念,把聯(lián)系服務群眾看成一份義不容辭的責任,一種矢志不渝的追求,始終做到和人民群眾同呼吸、共命運、心連心,努力用自己的“辛苦指數(shù)”提升群眾的“幸福指數(shù)”。
“上面千條線,下面一根針。”基層人大就是那根針,上面的各項政策、工作最終要靠基層人大去落實和開展,尤其在聯(lián)系和服務群眾上,基層人大代表最直接、最關鍵,是“神經(jīng)末梢”,也是“一線陣地”,更是“終端站”。“神經(jīng)末梢”不失靈,“一線陣地”不丟失,“終端站”不虛設,聯(lián)系和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就會暢通無阻。(責任編輯:劉舒尹)
來源:桂東縣增口鄉(xiāng)人大
作者:黃文坤
編輯:redclou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