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是把好“學習”關。人大代表來自基層的各個領域,文化程度參差不齊,尤其是草根代表所占比例大??陀^上要求人大代表必須加強學習,提高自身素質,這樣,說出的話才有分量,提出的意見才有水準。這里所指的“學習”不僅僅是指文化知識的學習,更重要的是指黨的方針路線、國家的政策法規(guī)、人大的理論知識等內容的學習。代表只有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(yǎng)、較高的理論水平,才能不說糊涂語,不言題外話,不當門外漢。聆聽了近年來代表們的審議發(fā)言和評議發(fā)言,翻閱了近年來代表們所提的書面批評意見建議,本人切身體會到,代表們的素質比以前確實有了很大的長進。審議往往能夠一語中的,評議往往能夠讓人汗顏,建議往往能夠力透紙背。
其次是把好“調查”關。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(fā)言權。深入基層、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是為民代言的先決條件。離開了調查的代言往往只是紙上彈兵,抑或是無病呻吟。人大代表要想真正為民代言,必須融入到群眾中去,和群眾打成一片,做群眾的知心朋友,這樣,才能傾聽到百姓掏心窩子的話,才能收集到原汁原味的民意。麻陽縣人大代表劉恩曉對此深有感觸:“人大代表要視野開闊,高屋建瓴,善于從個案中找現(xiàn)象,要時刻意識到群眾在想啥?”他在日常工作中,經常下社區(qū),進住戶,察民情,聽民意,開展調查研究。他收集到目前縣城群眾辦喪事只能占道搭棚,當街打燈坐夜,甚至隨意燃放鞭炮,亂埋亂葬、占用耕地的現(xiàn)象較為普遍,死人與活人爭地矛盾越來越突出等情況之后,提出了《關于加快我縣殯儀館和城市公墓區(qū)建設的建議》,引起了縣人大常委會的高度重視,被列入了2014年縣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的代表建議之一。
第三是把好“選題”關。“選題”實際上就是代表建言角度的選擇。為什么有的代表建言能夠擊中要害,有的代表建言卻無關痛癢呢?這跟代表建言的選題有很大關聯(lián)。代表建言角度選擇有兩點必須值得注意:一是要揚長避短,選自己最熟悉的,最了解的內容建言;二是要審時度勢,選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、難點問題建言。角度選得好,建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(責任編輯:劉舒尹)
來源:麻陽苗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教工委
作者:羅云湘
編輯:redclou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