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澤東同志曾語重心長地說過,“大家到一個地方做調(diào)查研究是好的,但調(diào)查要深入細致,既要‘身入’,更要‘心入’,蜻蜓點水,走馬觀花,是了解不到問題的深處的。”“身入”是方式方法問題, “心入”是感情和思想態(tài)度問題;“身入”是深入基層的基礎,“心入”是深入基層的關鍵。到基層脫離群眾,應付群眾,糊弄群眾,心里沒有群眾,感情上疏遠群眾,“身入”就是為了“做秀”;到基層依靠群眾,深入群眾,服務群眾,心里想著群眾,感情上戀著群眾,“心入”就是為了“做事”。比較而言,“身入”易,“心入”難;“做秀”易,“做事”難。
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” 做到“身入”“ 心入”就要虛懷若谷,甘當小學生,拜人民為師?;鶎邮且粋€大課堂,人民群眾是這個課堂里最高明的老師。實踐出真知,實踐無止境,向人民群眾學習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。特別是當今社會快速發(fā)展,新事物、新情況、新問題層出不窮,只有經(jīng)常躬身向下,從人民群眾豐富生動的實踐中汲取智慧和養(yǎng)分,才能使自己的素質(zhì)和能力不斷適應新形勢、新任務發(fā)展的要求,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(quán)。
“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。我們來自于人民,植根于人民,服務于人民。”做到“身入”“ 心入”就要堅持群眾觀點,不斷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。心中要始終裝著群眾,與群眾營造一種魚水情感,在深入基層中“接地氣”,與群眾接觸“零距離”。通過多種方式深入到群眾家中和田間地頭,多與群眾交朋友、結(jié)窮親,經(jīng)常而廣泛地聽取群眾的建議和意見,及時了解社情民意,了解群眾所思、所慮、所盼,掌握基層工作的熱點、難點和焦點。要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,感知冷暖,同熱同涼;要以情融情,以理達理;要贏得真心,取到“真經(jīng)”。
“說一千道一萬,關鍵在實干。”做到“身入”“ 心入”就要真正沉下去,切切實實為群眾辦實事。當前,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,各種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。在這種情況下,黨員干部下基層,一定要帶著感情和責任真正沉下去,進行深入細致的調(diào)查研究,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,作為科學判斷形勢、正確決策的依據(jù)。尤其要深入到那些情況復雜、問題較多、矛盾積蓄較深的地方去,善于撲下身子抓落實,真正和群眾打成一片,為群眾辦實事、辦好事。讓各項工作更加貼近實際、更加富有實效,做到問題在一線發(fā)現(xiàn),思路在一線形成,矛盾在一線化解,業(yè)績在一線創(chuàng)造,形象在一線樹立。
行文至此,筆者期盼下基層:多些潤物無聲,少些打雷無雨;多些雪中送炭,少些錦上添花;多些身心合一,少些漂浮作秀;多些實實在在,少些花里胡哨。不再讓群眾有“嚇基層”、“撈基層”、“吃基層”、“玩基層”的“異論”。愿所有黨員干部下基層時,都能既“身入”又“心入”,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。(責任編輯:劉舒尹)
來源:麻陽人大辦
作者:曾潤生
編輯:redcloud